公示!全红婵、盛李豪、黄雨婷等,拟被保送
2608 2025-05-15 01:22
由表1可知,三种方法对粪大肠菌群标准物质的六次测试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(83~312067MPN/L)内;从标准样品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来看,多管发酵法为3.37%,纸片法为2.44%,酶底物法为1.87%,均满足各自对应方法标准中相对标准偏差的要求;从相对误差来看,多管发酵法为3.72%,纸片法为2.6%,酶底物法为3.34%,均满足各自对应方法标准中相对误差的要求。
18个不同环境地表水样同时用多管发酵法、纸片法和酶底物法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检测,为了使数据成正态分布,先对数据进行取对数后进行统计学分析,运用SPSS两两进行双样本配对t检验。
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,相关系数r分别为0.983、0.990、0.993,说明三组数据相关性较好;各组的t值分别为0.056、0.124、0.247,均小于t0.05(17)=2.110,说明三种方法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,即多管法、纸片法和酶底物法的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。
由表3可知,从实验操作来看,多管发酵法需要配置培养基并灭菌,进行复发酵,分析时间是48h左右、监测时间长、操作过程烦琐且在灭菌环境下检测;纸片法和酶底物法均可即时接种开始实验,较为简便,酶底物法接种的工作量明显比多管和纸片法少很多,效率最高,纸片法相比多管法而言无须进行复发酵,效率比多管法高。从仪器设备来看,纸片法只需要隔水培养箱,多管法和酶底物法除了隔水培养箱外,均还需要一个设备。从经济成本来看,单个样品的成本多管发酵法最低,其次为纸片法,酶底物法成本最高。
通过多管发酵法、纸片法和酶底物法对标准样品和实际地表水样的实验对比研究可知,同一样品三种方法对粪大肠菌群检测结果无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,其结果具有一致性。它们作为环保标准方法,各有优缺点,可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。多管发酵法和纸片快速法已经列为《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(试行)》的指定方法。
综上所述,多管发酵法应用最为广泛,适用于水样稀释倍数未知的情况和环境监测部门的常规检测;纸片法更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;酶底物法虽成本昂贵,但操作简单,对检测环境没有特殊要求,更适用于环境事故应急监测。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低碳世界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删除。
相关链接:大肠菌,地表水,培养基